為什麼大學、研究所畢業生愈來愈多, 台灣企業仍頻頻抱怨「人才不夠」? 在扁平化的超競爭世界裡,
標竿企業究竟需要哪些人才?
前一陣子,竹科園區流傳著一則軼聞:一位園區工程師到附近麵包店訂購八吋生日蛋糕,拿回來卻怎麼看
都不對勁。「怎麼跟平常看到的八吋晶圓大小不一樣?」工程師不服氣,拿尺一量,果然「縮水」。他把
蛋糕退回店鋪,並在網路上抱怨店家「缺乏誠信」。台灣的大學、研究所畢業生愈來愈多,但從年初開始
,幾乎所有企業,都在抱怨「人才不夠」。到底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?時代再變,有些東西是不能變的
。比方說,誠信。誠信:沒得交換幾乎所有的標竿企業,都把「誠信」列為第一優先。台達電董事長鄭崇
華道出誠信的影響。「我們現在國際採購,一次都是幾千萬、甚至上億台幣的金額,操守當然要好才行,
」他說,當企業走向國際化,訂單與採購的金額規模加大,品格不好的員工,對企業是莫大損害。「許多
業務的習慣不好,拎著皮箱(回扣)來談事情,」人資長倪匯鍾說,「我們絕對不准。」相對地,有誠信
的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資產。鄭崇華特別推舉一位負責採購的女性員工,「她三十年來如一日,」他很感激
,「替公司買東西,比自己還小心。」
重視誠信,台積電可算是業界的標竿。董事長張忠謀認為,新世代的領導人,德、智、體、群都非常重要
,但最重要的還是「德」。他掏出一張紙條,上面是在大學演講時,與台下年輕學子腦力激盪後的共識,
紙條上列滿領導人的必要條件。「誠信、正直、承諾、民主自由觀、法治、公平……,」張忠謀念出十個
條件,第一個還是誠信。
誠信在友達光電也有共識。「我們要聰明的老實人,」幾乎所有的員工,都把董事長李焜耀時常強調的「
徵人條件」背得很熟。人資長林瑞娟說,夠聰明、懂應變,但個性老實的人才,是友達高階主管的原則。
誠信在企業開拓中國大陸市場時,更顯急迫。林瑞娟觀察,大陸名校的頂尖人才非常優秀,每個人都拚命
想快速成功,「但我們還是先在台灣養人,再送過去,」她說,高階主管的核心價值必須清楚。
花旗銀行資深人力副總裁閻台生更心有所感。二○○三年以來的企業醜聞,到前陣子的大霸事件,她不禁
長吁一口氣。「你根本想都想不到它會出錯,」她以大霸為例,「所有的流程都看不到錯誤,一夕之間居
然就被搬空。」閻台生說,這對制度完善的外商花旗是很大的提醒。「制度再嚴,沒有嚴到可以列出所有
的規範,最重要的還是把持自己的心,」她語重心長,「品格是花旗的最高指導原則。操守不好,其他都
不必談。」彈性:迎接改變,快速學習身處不確定的時代,「彈性」更成為企業選人的重要特質。彈性包
括跨越國界、跨越固定領域、跨越原本認知的意願與能力。它代表人才要像變色龍,隨時接受新觀念,有
很強的適應力,以及快速學習的能力。美商ING安泰人壽總經理陳丕耀特別有感覺。「過去十年,每年
都比去年更挑戰,」他說。
以保險業為例,近十年來從保戶繳保費的傳統保險方式,轉到投資型保單,現在更要跨行,與全世界的金
融與商品的資訊同步。陳丕耀說,市場與客戶的要求改變,產品的生命週期縮短,二十四小時都必須有人
待命因應金融市場開盤,工作方式大轉彎。但最困難的,是改變人的大腦。保險已從以往的商品導向轉為
客戶導向,陳丕耀上任以來,最辛苦的就是不斷對內溝通這個觀念。也因此,他特別強調彈性的重要。「
心胸要開放接受新事物,」他笑道,「再老也有東西學。」
陳丕耀的彈性也帶來實質成果。兩年前,安泰將行政部門與銀行系統相連,「壓縮了三分之一的作業時間
,」他說,同仁必須在更短時間內完成工作。而今年,台灣已成為東南亞業績最好的團隊,比下去年第一
名的韓國。
「改變是OK的,」他深深一笑,「改變成功,是一段令人興奮的過程。」彈性在統一超商也發揮得淋漓
盡致。擁有四千個營業點的統一超商,強調內部拔擢,因此每個高階主管,幾乎都輪調過五、六個部門以
上。總經理徐重仁善於調才、用才,派老員工開創新事業、打市場,也同時帶新員工,員工要永遠有新戰
場的心理準備。
人力資源室人才開發team經理宋泰宜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即便同樣負責人資,他進統一超商十一年,已經換
了十二個工作。而當國際化競爭愈來愈激烈,跨國工作、使用英文的彈性與意願,也成為企業選才的重要
考量。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耀就感嘆,集團國際化最大的限制,就是員工不能接受改變。「有工程師一聽
說要用英文,就遞辭呈,」他苦笑。友達的難處與很多在台灣的企業相同。ING安泰人壽總經理陳丕耀
就說,公司要派員工出國,很多人一聽都拒絕。高度彈性的背後,要有快速的學習能力當支柱。以花旗最
有名的培訓主管條件為例,以往幾乎都是金融業相關科系畢業,現在非金融科系的人才已接近五○%。挫
折忍受度:要能快速復原條件是學習速度必須更快。「以前市場運作速度慢,可以慢慢等,現在市場變化
大,快速學習變得更重要,」人力資源副總裁閻台生說。而能夠接受挫折,在短時間內復原、再衝刺,也
成為標竿企業求才的條件。在花旗十一年的財富管理顧問協理廖慧玲還記得,一開始在中部跑中小企業的
業務時,工廠老闆當她的面,像趕狗一樣揮手趕她出去。而電話行銷資深副理李淑娟,曾在辦公大樓沿戶
敲門自我介紹時,公司職員一把將她往外推,申請書與名片直接甩到她臉上。「把失敗當成生活的一部份
,」閻台生很了解商場的競爭,「沒空給你療傷,你必須很快重建自信,EQ要高。」
此外,具有國際視野的大格局,更是全球化企業下的高階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。「你是用部門的角度,還
是公司的角度在思考問題?」中華汽車管理部經理黃得超說,「這就是格局的差別。」誠信、彈性、挫折
忍受度、國際觀,在變動的世界裡,標竿企業正追尋這些人才。至於以往強調的語文與專業呢?「我沒有
提,因為它們早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了,」黃得超笑道。
- Oct 22 Sat 2005 07:07
標竿企業 需要什麼人才?~~轉自【天下雜誌 2005 / 10 / 20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